四个朋友
这篇文章就献给我生命中最要好的三个朋友:Kay Siong (谢凯祥), Ying Cheng (颜颖正) and Ming Wei (李明威)。
不知看官是否和我一样,好朋友是四人一组的。
像Desperate Housewives 和 《欲望城市》(Sex and The City) 里的四位女主角一样,尽管性格上有明显的落差,但四个人也有着说不出的共同点,是让他们成为好友的关键。四个人十分了解彼此的习性,也常聚会,所聊的话题百无禁忌,畅所欲言。
当然,四个人是否像剧中女主角那般放荡、潇洒,那就因人而异。应该说因不同的“好友群”而有所差别。
我在中学一年级时就认识Kay Siong, Ying Cheng和Ming Wei。我们究竟是如何阴差阳错地成为好朋友,至今仍是我们在念旧时所讨论的话题。我认为,原因很简单,也和单纯,我们所有的那说不出的共同点,就是关键。
现在回想起我们当初所干过的事,还是会忍不住“噗”一声,发出尴尬的傻笑。尽管有时我们还会憎恨自己当初的愚蠢,但是我们还是庆幸我们当初愚蠢,让我们现在有共同美好的回忆,是我们的友谊在7年来屹立不倒的主因。
当时小歌后孙燕姿重新翻唱经典老歌《橄榄树》,我们也跟风。四个人合力演唱,还加入夸张的手势,让原本带有忧伤情调的歌曲变得爆笑十足。
《橄榄树》从此就成为了我们的“代表作品”,是我们决定“组团”成为“H4”的催化剂,欲复制台湾超人气美型男团体F4的成功例子。
尽管到后来我们再也没有发表过任何“作品”,但我们还是称自己为“H4”。
我们也曾经在圣淘沙岛胡闹过:玩“大老二”的最输者,得接受让人超级尴尬的惩罚。惩罚项目包括:对着巴士司机做"Star Jumps"、当街对着路标大跳钢管舞、在众目睽睽之下匍匐前进。。。等。
写到此刻,我又“噗”了一声,嘴角微扬。
我们最初认识彼此的时候,是因为大家都加入了学校的圣约翰救伤队,从此在机缘巧合,阴差阳错下成为了好朋友。至今我还是认为,我们四个人到后来之所以会被受到提拔,代表学校参加一年一度新加坡圣约翰救伤队所举办的竞技比赛,关键在于我们当时“势不可挡”的友情,而我们本身对于救伤的知识并非主因。
早期,我们的娱乐非常简单,不就是看场电影,到电动中心玩电动游戏,连用膳也是朴素地到小贩中心或是购物商场内的食阁解决。慢慢地我们长大了,娱乐的选择也变得多了。我们四个人约出来,依旧有去看电影,但到电动中心玩电动游戏的次数就明显减少了,用膳时也经常选择餐馆。现在,我们常做的,包括到KTV唱歌、在特定的时间吃自助餐、到酒吧畅饮几杯、打麻将、一齐烹煮午餐、一齐在母亲节前夕为自己的母亲烘制爱心蛋糕。。。等等,娱乐活动越来越能反映我们年龄的增长。
越来越多成人世界里的活动,更让我觉得我们像极了Desperate Housewives 和 《欲望城市》(Sex and The City) 里的四位女主角。
我们7年来的友谊也并非一帆风顺。我们曾经也有过争执,例如: 在2005年11月的一场欢送会(详情请阅:Details)、依稀记得Kay Siong和Ying Cheng曾经不知何故(应该是为了芝麻绿豆的琐事)起了争执。
好像只有这两起比较“大规模”的争执。Not bad for a seven-year friendship!
7年了,我们还是彼此生命中最要好,也是最重要的朋友(至少我是这么认为)。对此,我真的很感动,也很庆幸。我觉得我是幸运的,7年下来我们的友谊带给了我不少的欢笑,让我的中学生涯增添了不少色彩。
现在,我们在计划ORD后的“毕业旅行”,以及大学时是否要“共处一室”。
真的很高兴我能有你们当我的好朋友。
不知看官是否和我一样,好朋友是四人一组的。
像Desperate Housewives 和 《欲望城市》(Sex and The City) 里的四位女主角一样,尽管性格上有明显的落差,但四个人也有着说不出的共同点,是让他们成为好友的关键。四个人十分了解彼此的习性,也常聚会,所聊的话题百无禁忌,畅所欲言。
当然,四个人是否像剧中女主角那般放荡、潇洒,那就因人而异。应该说因不同的“好友群”而有所差别。
我在中学一年级时就认识Kay Siong, Ying Cheng和Ming Wei。我们究竟是如何阴差阳错地成为好朋友,至今仍是我们在念旧时所讨论的话题。我认为,原因很简单,也和单纯,我们所有的那说不出的共同点,就是关键。
现在回想起我们当初所干过的事,还是会忍不住“噗”一声,发出尴尬的傻笑。尽管有时我们还会憎恨自己当初的愚蠢,但是我们还是庆幸我们当初愚蠢,让我们现在有共同美好的回忆,是我们的友谊在7年来屹立不倒的主因。
当时小歌后孙燕姿重新翻唱经典老歌《橄榄树》,我们也跟风。四个人合力演唱,还加入夸张的手势,让原本带有忧伤情调的歌曲变得爆笑十足。
《橄榄树》从此就成为了我们的“代表作品”,是我们决定“组团”成为“H4”的催化剂,欲复制台湾超人气美型男团体F4的成功例子。
尽管到后来我们再也没有发表过任何“作品”,但我们还是称自己为“H4”。
我们也曾经在圣淘沙岛胡闹过:玩“大老二”的最输者,得接受让人超级尴尬的惩罚。惩罚项目包括:对着巴士司机做"Star Jumps"、当街对着路标大跳钢管舞、在众目睽睽之下匍匐前进。。。等。
写到此刻,我又“噗”了一声,嘴角微扬。
我们最初认识彼此的时候,是因为大家都加入了学校的圣约翰救伤队,从此在机缘巧合,阴差阳错下成为了好朋友。至今我还是认为,我们四个人到后来之所以会被受到提拔,代表学校参加一年一度新加坡圣约翰救伤队所举办的竞技比赛,关键在于我们当时“势不可挡”的友情,而我们本身对于救伤的知识并非主因。
早期,我们的娱乐非常简单,不就是看场电影,到电动中心玩电动游戏,连用膳也是朴素地到小贩中心或是购物商场内的食阁解决。慢慢地我们长大了,娱乐的选择也变得多了。我们四个人约出来,依旧有去看电影,但到电动中心玩电动游戏的次数就明显减少了,用膳时也经常选择餐馆。现在,我们常做的,包括到KTV唱歌、在特定的时间吃自助餐、到酒吧畅饮几杯、打麻将、一齐烹煮午餐、一齐在母亲节前夕为自己的母亲烘制爱心蛋糕。。。等等,娱乐活动越来越能反映我们年龄的增长。
越来越多成人世界里的活动,更让我觉得我们像极了Desperate Housewives 和 《欲望城市》(Sex and The City) 里的四位女主角。
我们7年来的友谊也并非一帆风顺。我们曾经也有过争执,例如: 在2005年11月的一场欢送会(详情请阅:Details)、依稀记得Kay Siong和Ying Cheng曾经不知何故(应该是为了芝麻绿豆的琐事)起了争执。
好像只有这两起比较“大规模”的争执。Not bad for a seven-year friendship!
7年了,我们还是彼此生命中最要好,也是最重要的朋友(至少我是这么认为)。对此,我真的很感动,也很庆幸。我觉得我是幸运的,7年下来我们的友谊带给了我不少的欢笑,让我的中学生涯增添了不少色彩。
现在,我们在计划ORD后的“毕业旅行”,以及大学时是否要“共处一室”。
真的很高兴我能有你们当我的好朋友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<< Home